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中華拳道學的探究


「長於思辨,善於籌謀」。在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等等著作中,經常會引用這一句中國古聖賢給後學的警訓。將它應用到中華拳道學,一樣是亟之深切必要。

中華武術承傳至今,還是那樣新鮮和富生命力。在歷史的長河,由於各種各樣的傳承營養成份,或重或輕,因而衍生出各種流派和各類的拳種。從南北兩大派,再內外二家。現代的又有分學院派和民間派。以及新派武術和民間傳統武術。

民間傳統武術扎根在中華民族文化土壤裏,眾多的學者不斷地體悟新的發現和繼承。比較之下,由少數人的認識而集成的新派武術,它的「新」是尚未成熟,還有錯誤。

前人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親身體悟的經驗,更加簡要地概括。吳翼翬先輩將軀體分稱為「五總九節」。任何一個動或不動的形勢,都在這軀體之中。所以,各類拳種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內容。然而,統一的規則,理法,則嚴謹地存在,而不可逾越。例如:「三尖要照,不照身不正」,「三彎,不彎不能成體」等等。汪永泉先輩有這樣說的:「學規矩要守規矩,守規矩要出規矩,出規矩要合規矩。」

在這裡,我分兩點,部分地談談我對統一的規則、理法的認識。

(一) 簡單的要認真對待

1. 「三盤」 (上盤、中盤、下盤)

一種解釋是拳術姿勢站立的幅度高與低的範圍。步型站高的為上盤勢。雙膝成九十度為下盤勢。上盤與下盤折中為中盤勢。這種的演繹如果在學習的初階段,為了方便引導和記憶,也是個好方法。

拳經是這麼說:「上盤如追風,中盤如游龍,下盤落地見真功,三盤合一是英雄」。在這裡,上盤是指腰部以上的部分。中盤是指腰部。下盤是指腰部以下的部分。

在煅煉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上盤緊,全身都緊。架勢則形成板块。中盤緊,令中下盤都緊。架勢則搖擺晃動。上盤、中盤鬆開,而下盤緊,則拔根。

2. 「三節」 (根節、中節、梢節)

無論是教學者還是學習者,都經常應用這些名詞很直接去指示和演繹架勢。三節之中還有胸、背、腹、腰、肩、肘、胯、襠等等部位。這些聽起來是直接了當的名稱,也正最是認識不清的問題。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相互之間的互動作用。對它們的理解常有模糊不清,甚至毫不知情。

狀況一:在要求鬆背時,却作成鬆胸。鬆背是為了讓五臟有效地得到放鬆。鬆胸却造成堵氣。

狀況二:在要求鬆腰時,却作成鬆腹。鬆腰是為了鬆通三焦,令身形中正。鬆腹却造成萎縮。

還有胯襠的問題。經常將二者混淆,總是將襠當作胯。結果造成僵硬者成夾襠行為。鬆軟者成坍塌行為。

以上的名稱部位應該是:前胸後背,前腹後腰,外胯內襠。

狀況三:沉肩墜肘,肩、肘的位置分不清。而且,拳道學要求的沉肩墜肘與常識中的沉肩墜肘可能是截然不同。因此,往往用肘尖去頂代為之。沉肩則常常演示為削肩。

以上幾種情形的出現,使原意是鬆開的固有要義變相成為鬆懈。鬆懈是另一種形式的緊。

3. 「八步」 (騎馬步、登山步、僕步、魚鱗步、踏步、虛步、歇步、獨立步)

傳統的步型以八步為基本步。八步的內容是:騎馬步、登山步、僕步、魚鱗步、踏步、虛步、歇步、獨立步。各拳種在這基礎上又衍變出它們獨特的步的內容。

八步是作為樁步來煅煉下盤功夫。是因武術的要求而創造的。目前,五步拳作為基礎功的步形已經得到肯定。它的表現也呈現活潑生動。然而,它同樣是從八步衍變出的派生東西,並非主流。

以前,煉家們相聚探討拳術,在互相觀摩的時候,各自都會演示八步來相互比較基本功。後來也就將八步串連編整為一趟類似套路的表演形式。現在,由於作為藝術表演的目的愈演愈甚,傳統的基礎「八步」已不被認真對待了。雖然如此,民間傳統拳道學者依然積極地繼承和傳播着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很無奈地說:當這些傳統的文化在展現璀璨燿目的光輝,後學者却以為是新鮮的事物。

(二) 高深的毋自重負擔

1. 形勢和氣勢

武術有形勢和氣勢之分。兩者並不是各自獨立的體裁。它們是程度的高低之别。走在高層的學者能理解和認同初學者的境況。於低處學者却不明白高層學者的體悟,而加以非議。大家都能明白,假設我們圍繞北京走了一圈,雖然走了很長的路,並不代表登高了。

同屬中華文化的拳道學就像「一」。它可以是最小的數量單位。它也可以是包羅萬有的大宇宙觀。

中華武術是拳道學的體現。用武術為初始從而走進拳道學的殿堂。拳道學是體悟達道的自然科學。它體悟宇宙孕育萬物的「炁」(氣) 。並以武術的形式來演繹人身小宇宙的神、意、氣的化合。這化合產生的能量稱之為「勁」。這也是常言的「內功」。

有煅煉者非常疑惑。武術內功是不是真有其事?自古迄今,在不同的學說都有記載這一學問。如道家的「虛無」、道教的「金丹」、釋家的「圓覺」、儒家的「浩然之氣」。彼此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說話,講述着同一樣的東西。在漢譯文的穆斯林《可蘭經》裏,我讀過有關的記載。我依稀記得是在穆斯林朝拜功課的五個過程的要義裡頭。在漢譯文的《聖經》裏,我也讀過疑似的記載。

另外,要談談上面提到的「道家」和「道教」的說法。之所以要作為分別來說,因為我認為:道家是以自己體悟記錄下修煉的過程中的感知和認識。後人將前人留下的感知和認識的文字記載形容為「丹經」或「拳經」。

道教同樣也引用這類「丹經」或「拳經」,和拿取儒家的論證,作為加強本身的身份和樹立本身的權威。

2. 「動中求靜」與「靜中求動」

「內功」的煅煉修養分有二種。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趨向各殊,歸途終同一也。

「動中求靜」的煅煉形式是以正確的肢體活動 ( 套路、招式 ) 來引動內氣的運。再以內氣的運促動肢體的動。傳統的中華武術的任何一門拳種都可以取用。關鍵在於煅煉者所選擇的拳種,或者煅煉者的認知程度是否合乎內功煅煉的規則和俱備內功培養的條件。

有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又有道:「靜則動,動則通,通則久,久則變化無窮」。這就是「靜中求動」的煅煉法則。

「靜中求動」之術首先要講的是樁功,俗稱站樁。二十幾年前,香港武術聯會會長霍震寰先生在香港再次積極地提倡和推廣樁功這靜中求動之術。且不論成效如何。現在,「樁功」這學問傳遍世界各地,廣為人知。被武術界的有識之士所接受和應用。硬功中有一種叫「扎馬」的煅煉。要知道:「樁功」不等同「扎馬」。

「扎馬」是將身體的力量慢慢去消耗。

「樁功」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身體的能量釋放。

內功的煅煉是用「修」來認知。它修煉的是「炁」(氣) 。拳經有曰:「四肢百骸終歸一氣而已矣」。

「炁」(氣) 的修煉,也稱為「內功」煅煉。由於有個「內」字,自然而然地讓人認為是在身體內在的方寸。因此,不少所謂身體內在的活動方式,活動方向,活動內容逢迎而生。例如:內臟的器官如何去晃動、肚內如何地絞、胸腔如何去壓、臟腑如何去擠。還有,用「意」為幌的諸多自家設想的內功煅煉法。例如:氣如何在經絡的點上貫窜。引導氣去走大周天、小周天。和手舞足蹈,輕舉妄動的內丹術。等等諸如此類,層出不窮。以存思代為意,以存想當為念。對理法的理解,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3. 內功--內五行修煉功

古書《洪範》用「外五行」和「內五行」來分釋陰陽理。

中華拳道學認知神、魂、魄、精、志為「內五行」。

「內五行修煉功」簡稱內功。

我們常聽到的,常講的五行,總是相生相克。內五行神、魂、魄、精、志,它們相互間是交感產生影響和互動。不存在有相克的這問題。五行相生相克論不是絶對性和必然性。也並非正確性。或者,五行不僅僅是相生相克。拳道運動是人類的生命科學。五行的應用是相異相生。

神:顯示出生命。生命的活動呈現出智慧,這就是魂。魄:是展現出聰明睿智,勇敢堅定。充沛旺盛的堅強意志是精的意義。志:體現以上的氣概。

內功修養與人的身體的臟腑生機關連尤大。與人神的「意」有關。「意」這東西,它本來就自然地存有。一旦執著地去加以體現或者表示,就背離了「意」它的本身和本質。

身體外在的皮、肉、筋、骨、力和五總九節鬆放之後,臟腑與意的鬆放令神氣盈沛,這就是內功運動。

臟腑與意是如何地鬆放也就是拳道內功學。

內功修煉的「炁」(氣) 是怎樣的感覺呢?感知上是否像味道、顏色、重量有那種比較感嗎?是否像味道有:酸、甜、苦、辣?像顏色有:紅、黃、藍、青?或像重量有:輕、沉等等?我的認知是有。怎樣知道是否進入內功煅煉的階段,應該由感覺和感知這概念去證實。當感知、感覺是甚麼都没有,這已經是內功煅煉有效進行了。只不過是內功煅煉者自己信不過自己。

在煅煉的過程中,是由「有」往「冇」的方向去煉。感知越「冇」,「炁」(氣) 勢越大。「冇」是怎樣理解呢?我嘗試作個譬喻:我口袋有一百元現金,可以在百貨公司購買價值一百元的貨物。另一個人口袋没有現金,但是,他却購買一千元,甚至一萬元價值的貨物。他用信用卡代替現金。「冇」就是信用卡。所以說,「冇」是已經俱備了一定的要求,已經完全達到一定的要求。因此,越煉越「冇」,以至「虛」、「無」。就像《道德經》所言:「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如似。

現在,「功夫」二字是用來喻煅煉的成果。開始,是以自身作為煅煉的目標。人有高、矮、壯、瘦。可以說,本體的體積的大小決定了自家身上功夫的大小。因此,在競技場上,相互對手在量重上都有一個等級規定以示公平。技術上的掌握和發揮決定優劣。

中華拳道的先哲在生活的過程中體悟到天地間「炁」(氣) 這不能抗拒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現代科學稱之為場勢。東漢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寫道:「天地間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之常漸魚也。……若虛若實,人常漸是澹澹之中」。[1] 我這樣去理解:天地間有一種氣,養育着生物。好比水養育着魚一樣,不可或缺。若虛若實。這種氣比紗還薄,比水還透明。和水相比:一種看得見,一種是看不見。它以極其清淡的狀況浸潤着生物,包括人。王薌斋先輩也這樣形容:人在大氣中游泳。

外功:它是煅煉人體本身手、脚、皮、肉、筋、骨,包括體內五臟六腑。

內功:它是修煉人體之外虛無的氣質。是人的養生之道。

人可以通過神意的感知將自身的元氣與空間的「炁」結合。這種若有若無的感知可清靜人神而增強狀大人的能量。它彌補人本體能量的局限性,由人本體向人本體外擴大。並不是能產生多大的場勢於空間。而是能在空間佔有多大的場勢。功夫,不僅煅煉在人本體,更是往人本體外去修煉。

傳統的文化是繼承而不是仿造。文化的學習是發現而不是模仿。中華拳道學的傳統武術智慧,是一種中華文化注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

在這資訊發達,資源豐富的社會,彼此間有更多的機會相互交流、探討。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不懈地探索,誠實地繼承。

宋代陳亮詩云:「長江大河,足以流轉墨客。光風霁月,足以蕩漾英雄。」

陳靖
二零零九年五月

註:該論文發表於二零零九年五月第六屆中國民間武術名師名家研討會。由中國民間武術家聯誼會,北京精武武術運動發展中心,亞太聯合文化傳媒(北京)中心主辦。論文評選獲一等奬。


[1] 摘自任子華老師「氣」一文。

吳翼翬拳學研究:心意六合八法拳的鍛鍊和修養



心意六合八法拳近代由吳公翼翬宗師所傳播而廣為人知。吳公至化之拳學藝術震撼武壇,響應紛紛。

心意六合八法拳歷代由因傳承執教比較嚴謹,定有傳承的四個要因作為代代規矩,故此,能得到傳授的人也比較稀少。但是,也正因此種情況,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就避免出現謬誤,保存着比較古樸和純真的內容。這也突顯出心意六合八法拳的顯明旗幟。

所以,有必要認真地去探討心意六合八法的鍛鍊和修養,使教導者明白如何去作為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使學習者明白所學的是一種什麼學問;使鍛鍊者知道應該如何去鍛鍊。以免讓有識之士將其認為是可有可無的一套套。

先師張長信是吳公的大弟子。凭藉先師的聰慧和紮實的武術基礎功夫,和刻苦的鍛鍊,執著深入的探究,最為全面地繼承吳公翼翬的拳藝和拳道思維,從而極之有效地傳承下去。并著有《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一書。

心意六合八法拳分為有陽剛之鍛鍊和陰柔之修養。陽剛之鍛鍊煉的是外五行,皮、肉、筋、骨、力。陰柔之修養修的是內五行,神、魂、魄、精、志。

(一)陽剛之鍛鍊 ―― 形,外五行
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套路架式共編有六十六個名稱,每個名稱裏頭又各有若干招式。姿勢上大部份採取弧綫形、圓環形、螺旋形、和波浪形、緾絲等等圓形活動方式。外形如果做到鬆圓,更有助於內部的清虛。

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式子名稱以極之寓意優雅的名詞特顯示其意無窮的以意象形,形隨意變。更促使形之活動有意至形生的出塵和灑脫。在形勢上,整個套路架式既活潑又高雅,既敏捷又穩重。式式相連,招招相扣。因此,在學習上極之容易記憶和掌握式子的活動目的。深受學習者的喜愛。

形產生的招式,它具有武力的攻防作用,這作用是相對。這裏面包括距離,角度,時間,緩急等等要求,而人的身體要通過有效的訓練和鍛鍊來配合。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道:「諸勢之中,有攔有提,有蓄有發,有虛有實,有緩有急,有鬆有緊,有化柔剛用,有化剛柔為,鬆緊有規,剛柔有律。」身體的活動性要如何來配合如前的要義?必須認真研討耳!

(1)動諸關節,舒筋活絡

有道「築基之功」,說的是根基的椿步功夫。猶如樹之扎深根。人體並非樹木,故也無法長根。拳學所喻根;是在無形之中,意的場勢,是虛無之法。下盤功夫的扎實,實是長年久月的鍛鍊而得。拳學將人體分稱為「五總九節」。五總是指兩手、兩腳、一軀干。又各分三節;腰為根節,胸為中節,頭為梢節。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腳掌為梢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掌為梢節。九節的活動產生各式各樣的姿勢,五總九節的各種各樣的姿勢組合成為招式。任何一個姿勢,九節為主動的關鍵。當然,或許某個姿勢以根節之動為始,或者以中節之動為始,或者以梢節之動為始,全在於姿勢活動的要因所決定。這也屬於知拳、知法這方面的知識。人體之五總,猶如樹之枝葉。
常言有道:「初植之木,不可撼其根」。樹的枝葉的晃動,或多或少對其根有搖晃的影響。影響之大小,取決於外界的風雨等等原因。而初植之木,也可用柱撐加以扶持。人體卻沒可能如此作為。在鍛鍊之時,手腳,身軀的進退,高低,俯仰,都會即時影響椿步的穩固。站立好的椿步或有後跟離隙,或有前腳掌翹指,諸如此類的情況,皆因動中之滯所為。何謂動中之滯?以手為例,在心意六合八法拳的起勢,雙手徐徐延伸升起。根節為始動,若中節不鬆開令其不受束縛,中節必然不能滑動,因而產生僵。僵必滯。其形勢上手雖然抬起了,卻猶如木棍般似的。要使拳架靈活,凡一舉動,九節必定是要活動。一舉手投足並非手動腳動;而是諸關節都動,也就是動諸關節。若一舉手,諸關節俱動,以協調配合手的形態。若一投足,諸關節俱動,以協調配合步的場勢。

動諸關節,使動作的伸展形勢不給椿步及場勢的根造成負擔,達到"不撼其根」之要義。久而久之,椿步場勢的鍛鍊得到實質的成果,猶如初植之木成為合圍之參天大樹,承受外來的侵襲的韌度也大了。由因式式的活動中九節俱動,從而也帶動全身百骸俱動,而達至一動無有不動。在這種情形之下,周身筋的柔韌性也成長和加強,相應來說筋也應該得以伸展。筋的伸展非同故意拉長和伸直,這種伸展是基於骨的活動,或自然為之,形的動作也自然伸展大方,因此稱呼為舒展。骨的活動,筋的舒展的同時,肌肉必須呈鬆放之狀。

在中醫學裏,將人體固定有諸多經絡位置等等。經絡猶如道道關卡,必須要以鬆通,才不會出現牽制的情況。但是,在拳道學中,經絡的理解是人體任何的一點點。點點的僵硬都破壞了「整」的概念。使鍛鍊者走頂,不能走順。人體的任何一點點都有可能成為受制的關鍵。同樣,人體的點點都可能成為反應的來源。拳道學中的活絡是鬆放開全身肌肉。實並不等同中醫學裏的有限的諸多經絡之說。筋如果在緊縮的狀態下、在局曲的狀態下、在崩直的狀態下、此時的肌肉也就得不到鬆放。肌肉得不到鬆放,經絡也就緊張,閉合。這也就是舒筋活絡的要義。

(2)活血脈,展骨格


人體內的血在血管裏是自然的正常地流動,血液流暢,五臟六腑的機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養而強化它的能動量。達至身心的健康,延年益壽。血脈在緊、硬、僵的情況下,血脈的血必受阻隔或是卡隔。在這種情況下使勁,勁就不能體現出來或者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斷勁這名詞也正是形容氣在催動血的流動時,因為血受到阻隔或卡隔而摧不動,或者摧動的不順暢。這種情況下就出現堵氣、憋氣。體現的也就是斷勁。硬滯的狀況令血脈緊縮,使血液流動不暢順,反之,也說明因為血脈緊縮、血液流動不暢順,必產生硬滯。

形的鍛鍊自然有招式的出現。在心意六合八法拳中,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起點和終點。之中還有運行和最後的變換。起點到終點可稱為「到位」,過而稱之「出尖」,不到位又稱為「不及」。過和不及統稱為「出尖」。有道:過而不及。每一姿勢,招式,都是五總九節的展示。這種展示呈現稱為格。五總九節俱展,在這里「展」又有另一番含意。是一種濶大,雄偉的意義。全身四肢百骸俱有伸開,放開而又加強緊密聯絡。與伸手,劈腿,仰頭截然不同而喻。拳道的鍛鍊過程分有:形,色,神,氣,用五個階段的修為。展骨格是「色」的階段。色的含意是每一個動作,姿勢,無論是運行之中,或者定勢之中,都必須符合式子的要求。達到鍛鍊中所要起到的作用和輔助和繼續。展骨格,它具有相關作用的輔助和繼續是促使四梢俱伸。

(3)起伏縱橫,清靈活潑

心意六合八法拳招式上也不例外地有應有的起伏縱橫諸如此類。但它又相對地有別以其它。心意六合八法拳它是在綿綿不斷之中,柔緩地運動著像江海一樣的起伏縱橫的洶湧波滔。它又像山岳一樣靜止的,似乎是靜止絕對不是死亡的;起伏縱橫的雄偉疊峻。起:如三十九式“丹鳳朝陽」,起是揚其身,若有增長之意。有言道:「丹鳳朝陽勢占強」。它不是站立之高,乃是有俯蓋的氣勢。因此,起有起之形,而絕非止於動詞之起。「伏」則是沉。有鉆掀之勢,非抑其身之狀。例如第六式「摘星換斗」等,形勢上有下蹲之勢,但不能蹲出銳角。不可出現彎腰曲背,或低頭哈腰的形態。在這裏「伏」勢是全憑沉氣,意指揮。「伏」又有別以「降」。其中分別之細微,產生的效果大有異樣。但凡招式都有「縱」之勢。心意六合八法拳在「縱」的意義上又有其更深層次的要求,它有放其勢之要,其勢之放則需有前方和後方的同時異向的顯現。而且,是以後方之縱為前方之縱,與橫之顧裹相依,鬆柔圓活的十面支撐的凶勇之姿。

演練中成熟地掌握起伏縱橫的要義,架勢上方能達至不偏不倚,不仰不俯。心意六合八法拳有諸多式子是以動物形意為名稱。例如:臨崖勒馬,伏虎聽風,鴻雁雙飛,灵猿摘果,狸猫撲蝶等等。在諸如此類的式子演練時,並不是以動物的形象而加以模仿。而且要以體現動物的靈性為鍛鍊,這種鍛鍊在於意的神似。另外,翻江倒海,風捲殘雲,撥雲見日,風動浮萍,氣升崑崙等等,更要由心意的理解和感覺來演練這些式子的氣概。總之,整套心意六合八法拳是以精,氣,神的培養來作為鍛鍊的原則。使鍛鍊者走架子的時候更加神似。因此,知曉每個式子動作的含義極為重要。若不然,走架子就顯得呆板和木納。舉例:臨崖勒馬這式子,它的含義是:前手如附泰山,後手如抱嬰孩。鴻雁雙飛這式子的含義是:神態清靈勁內蓄,束翅盤旋驚鴻姿。伏虎聽風這式子的含義是:意氣心神須寧靜,凝意沉氣重靜寂。等等如是。(在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參閱先師張長信著作《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一書)。式子有了這些含義的指導規範,走起架子就不會輕舉妄動。才能做到:手無定向非亂動,身無形勢不是停。也正是清靈活潑的原意。

(4)曲伸有節,出入有法


拳經有曰:「三彎,不彎體不成」。三彎指的是手彎,腿彎,腰彎。對這「三彎」的理解,高者喻高,低者喻低。心意六合八法拳以五總九節概括人體主要骨節的分別。在行拳走架,以至推手,搏擊,又當以全身百骸來談論曲節。之所以曲要全曲,伸要全伸。局部的曲產生憋和懈。局部的伸形成支和頂。故拳經有言:一動全身無所不動。雖說是節節貫穿,而誰始誰隨卻也是不由自主的。百骸之節是以互相支援似的狀況存在。這種支援的狀況沒有誰主誰次,誰始誰終。而是由形勢的轉變而轉變,因進退的情況產生而產生。總而言之,凡一舉動,百骸之節俱動。這也更呈現清靈活潑之態意。五字歌有曰「鬆緊見自主,策應宜守默。兩手輕輕起,曲伸無斷續。轉移有曲折,形似游龍戲」。先師張長信指出:在學習心意六合八法拳的結構的時候,要體驗其本能和特性。至於傳統的命名必須能具有分析的態度來正確對待。急躁,冒進,拔苗助長都是不相宜的。這些所造成的後果在實用的技擊上不能做到得勢得力的根本原因。他又認為:通過心意六合八拳的鍛鍊後一般可以得到預期的效果有: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和調節。對呼吸系統機能的改善。對消化系統起到推動和按摩的作用。使用運動系統的筋骨舒暢,關節靈活,肌肉收縮力和舒張力的加強。從而增強了體質。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有著減少疾病,增長素質,延遲衰老,精神愉快,延年益壽等顯著功效。張老師又特別指出:切勿超過了體力負荷去硬練蠻練。

曲伸有節,說是誰始誰終卻也是不由自主。然而也如五字歌所言:「心意本無法,有法是虛無,虛無得自然,無法不容恕」。心意六合八法拳在整個理論和實踐之中強調「三盤十二勢」。它內以養心性益氣,外以修形體健身。運動時不偏不倚,若實若虛。動作連貫。圓和輕靈。柔和沉穩。神意放鬆,不尚拙力。由因「力」的使用一定造成或這或那的緊張,影響甚至阻礙百骸之節的活動。百骸之節的活動主要宗旨在於:鬆,鬆放。「力」沒可能去導引各節的活動。是以鬆的概念來導引百骸之節。要用鬆開之態而度之。

(5)勢勢相當,節節相應


拳勢分有形勢和氣勢。它們是同一樣中華拳道的不等同層次的分別。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一文說道:「拳貴柔綿,而忌硬滯」。又說:「諸勢之中,有攔有提,有蓄有發,有虛有實,有緩有急,有鬆有緊,有化柔剛用,有化剛柔為,鬆緊有則,剛柔有律」。「如翔魚戲水,其勢韌而矯:似鶴舞長空,動若江河海川,滔滔不絕。」吳公又強調說:「拳有形勢,各有定例,不可為法之所拘泥。形勢各異,其理皆一,變化萬千而理一貫」。「而應變無一定之理」。在鍛鍊過程中必須明白和掌握步眼,身形,手勢這拳學三大要點。任何一個式子或者小動作的演變過程都不能失卻這原則。在動作與動作之間,式子與式子之間都有其固有的規範連貫為一整形,或整體,或整氣。形勢上勢勢都在轉變之中,在轉變的過程,也固然出現曲折之狀。處處有曲折表現的不是折斷或者逃避。處處的曲折是曲中有直。長期不懈的鍛鍊就是求這「直」。它無形地存在並產生意想不到的拳術之術。沾,粘,連,隨之功全都是要有曲中之直才得以體現。靈敏圓活的身手,全靠平時鍛鍊之功。勢似驚鴻,捷似飛猿,充分表現出鍛鍊者的飽滿的精神氣概。

常言有道:拳打兩不知。互相不知道對方是如何出手和如何應招。勢無常勢,應變也無一定的規範。在形勢演練的時候,可以模拟對抗的情況進行演義。之中包括有距離,角度,時間,速度等等的問題。然而,這並不等於實戰。吳公翼翬告誡:“應變之才,無定法可尋。僅在純熟精善與博聞深造中去探討或有所得。」縱觀現代中外武壇搏撃之中,相互拳撃的命中率都很高。卻甚少有一撃而將對方撃倒。若以專業的撃技運動員的本身的力量,其實一撃而倒的實力是絕對有的。雙方雖然有如何強壯的體格。嚴格來說,彼此都承受不起對方一撃的實力。可是,往往出現互撃多拳,雙方仍然沒有重創的情況。這原因是雙方並不能有效地將本身的能量充分發揮在一拳撃之中。出撃之時往往最多只能發揮本身一半甚至不足一半的能量。因為在一擊之中有多半甚至多一半是推出去的效果。所以,把對方撃退了,可是這退是因為推出去,故無法造成重創的效果。這種情況和百骸之節的起動因素有關。上述情況是撃技運動員在一撃之際全身百骸之節互相抵拼,節節相抵。撃勢是出去了,然而,節節相抵卻形成緊中有僵,產生推擠的情況。這情況對撃出去出現牽制的反作用,無法鬆開去同時相應而造成本身的能量發揮受制。從拳道學的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為:暴之力,而非武之力。先師張長信在「平分秋色」這式子中說:「開合有節,蓄發如彈簧,鬆而不懈,緊而不僵,崩而不散,韌而不滯」。實戰的效果都是靠平時的鍛鍊累積狀大的能量。為了更有效地發揮節節相應的效果,在八法之中提到「靜定守虛」。先師張長信寫道:「靜定守虛:『勒』字」,就是要求鎮定不躁,心無旁騖,隨機觀變。心定神凝,虛無自在,虛以引真,乘隙進取。」張長信老師特別寫道:「我的老師吳翼翬先生在傳授活步式心意六合八法拳術的時候,加強八法中『勒』字法(靜定守虛)的功法鍛鍊。」

(二)陰柔之修養 ―― 炁(氣),內五行

炁(氣)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人體之內的東西,是一種質狀,也稱為元氣。自古以來,拳學家將氣的培養視為拳學鍛鍊的另一高層次的目標。將氣的質量取代力的能量,使武功的殺傷效果提升到更具震撼性,此為其一。氣的培養壯大之後,更有效地達到養身保健的效果,此為其二。通過氣的感覺去體悟宇宙的自然哲學,此為其三。在氣的培養過程中,必須經過聽勁的知覺運動。因此,古拳道聖哲言道:「聽用耳聽不用耳,用心聽。聽用心聽不用心,用氣聽」。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寫道:「順天地之陰陽四時,為天地之大經,人身之大本……流行天地,生生不息.皆氣之流行也,謂混元一氣。」

氣產生的能量稱為「勁」。氣是與生俱來,依靠修養而狀大。拳道學者對於氣的修養是依據《洪範》,《易傳》的內五行和外五行的理論,以及陰陽學說,來體現《易》的交感。

古自漢代張仲景的《素問》由來,中醫學言內五行是以心、肝、脾、肺、腎而喻之。

古至先秦的拳道學先哲對內五行的驗証是神、魂、魄、精、志。

心、肝、脾、肺、腎應是內五在,是有形的東西。神、魂、魄、精、志才是真正的內五行,是虛無地存在著的質。

中醫學一直沿襲古人的心、肝、脾、肺、腎的內五行的認知,因此發展有限。拳道學一樣沿襲古人的神,魂,魄,精,志的內五行的認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達至極限。中醫學和拳道學都依據《洪範》,《易傳》,《易》的學說。兩者的體驗各有殊途。因此,在高層次的驗證認知上必然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

陽剛之鍛鍊――形,鍛鍊的是皮,肉,筋,骨,力。「人在生活和運動的常規活動中產生邏輯,這邏輯通過腦的思維證明了力的原理。力是後天可知和已知的形態。力的呈現是因為肌肉的鬆與緊,筋的伸與縮,骨的堅與弱決定力的大或小。年輕人通過各種運動的鍛鍊令肌肉鬆緊差距大了,筋的伸縮距離長了,骨的質地堅固了,力也長了。但先天的勁也因此消失於無形。隨著年紀的老大,,經鍛鍊後的肌肉鬆馳了,筋硬化了,骨質退化了,力也逐漸減退了」[1]。拳道先哲同樣也經歷過上述所言的人生過程,先哲們在鍛鍊的探索中明白到自然的運化的無限效果,神形相依的互相交感。在氣的培養來充實虛無的神的質,促進形體的久葆,從而達到極隹的養身保健的效果,期盼得以養生。

(1)虛以引真

先哲李東風在「心意六合八法歌訣」有道:「欲知有象原無象,固守虛無過坎離」。道家學說認為「有」的現象必定是「無」為先存。人之「有」形體現象,之先是「無」的氣先有。氣是一種虛無的質,因此必需要有一個虛無的境況來修養。拳道學將這種修養的境地稱之為「鬆」。鬆是一個總概念。常言:一分功,一分鬆,鬆到一無所有是真功。在鍛鍊的過程中,經過的沉,重,輕,靈,虛,無……等等,都是在鬆這概念裏頭的一個又一個的階層。拳道學要求有五鬆,一是骨骼鬆,一是肌肉鬆,一是臟腑鬆,一是氣鬆,一是精神鬆。五鬆的要求在鍛鍊時沒有誰始誰隨。身體處在鬆開的狀態中,體內的氣就自然而然地活動起來,以「有意求,無意守」為原則。活動起來的氣就得以培養壯大。人的形體如何才是鬆開的狀態呢?如何能在鬆開的狀態中營造出一個虛的境地來引動元氣呢?人體在「緊」的狀態中是無法鬆開的。在這裏「緊」是一廣義詞。肌肉用力收緊,使人體憋氣,氣無法活動產生了胸悶甚至面紅耳赤。全身放軟,惰懈,使人體氣郁,氣受到壓抑令人萎靡不振。意識上的求進使人體氣勝,產生不舒適,意氣不能放開。人體是在極其自然,毫無造作,不得逞以耀武揚威之態,以舒適以至中和來體現鬆開這概念。氣的活動不依靠肌肉或骨骼或臟腑來促使的。拳道尚精神。氣依靠意來促使其加強活動,人體的意是氣的制御者。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寫道:「夫拳術以意行氣」,「氣沉體固,固守虛無,靜默守虛,以意行氣,化形轉換,依據於神,集神養心,心意俱合,元氣自生,調息養氣,以運行姿勢為築基之本,精神自然煥發,體魄自然堅固」。虛是鬆的總概念的一個解釋。這種虛的感覺體現在神的狀況。嚴格來說,要徹底明白這問題必需有懂的和理解並掌握它的導師言傳身授而悟道。正如吳公翼翬所言:「拳法奧妙淵宏,絕非筆墨所能盡其精微。……也非文字所能闡發其詳。所謂:善學者還從規矩,善悟者不在多言。」

﹝2)抱神以靜

氣是一種虛無的質,摸不著,看不見。在人體內,充實的氣質透過人體而表現出來,因此,氣又可稱為「人神」。

氣的修養分有二種功法,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

心意六合八法拳它的走架子是動中求靜之修養,而拳術中的混元精則是靜中求動之修養。內氣這種活動的方式拳道學稱之為「運」。因此氣的活動又稱為內運。氣的內運絕對不能用外形姿勢來故意指導的,但卻需要正確的外形活動來相配合。用外形來相配合以達到內氣有效地靜動的方式稱為動中求靜之術。樁功則是以不動之狀態讓內氣不受外形的影響而有效地運行。使看不見,摸不著的靜式運動促使內氣鼓蘯壯大,這種靜式的內運稱為靜中求動之術。內部運化產生了積極的動感。驟視之,這種發展似有規則,虛無的規則。沒有引導性的,指示性的,又俱備一切的無為。是無為的特殊形式帶來有為的實質現象。質言之,在運的內部靜動的「因」,繼而成立外部形動的「果」。外部形動的「果」也因此讓我們感覺到了內部積極的靜運。這種靜動的運,不斷地變化、發展,繼而產生外部的動,稱之為運動。」[2]

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寫道:「至道之築基,習靜之法也」。 簡單地解說, 是習練努力使神氣存留的鍛煉之法。 古道拳聖哲認為氣分五龍。 五龍也稱五藏之氣。 中醫學認為五藏之氣存留於心、 肝、脾、肺、腎。然而,拳道學則認為五氣存留於整個人體之內。 而且這五氣通過修養壯大之後, 能沖出體外, 與宇宙間的元氣相為而合。 拳道學者,古稱煉氣士,從實踐中做到了這境階,繼而總結了經驗記載下來,供後人驗証,并告誡後人「務在舍神」。由於內氣的修養是一種個人的修養,所以,後人無法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也許,這種氣的修養真的能做到養生的效果,但是,任何人都沒有具備養生的條件。鍛練者只能由零開始,努力使神氣存留身體,得到長壽,延長鍛煉的實踐和不斷地探索。

五氣之中,神氣居首。它是人的靈魂的表現,它能接受外間的諸多事物並將其化合。古聖哲在這化合的過程中認知神氣包含有:神,德,志,思四種虛無的質。 常人的神氣通過這四種質的化合所認知的是「見形為容, 象體為貌」。 但是,那些通過鍛煉,修養的人士,卻以他們所修的道德為容貌。 故有曰「見形偽容, 象體偽貌」。 神既是人體本身的質,在修養其質之時,必須努力去達至中和。 老子所言:「僻谷」。谷是慾之古字。在拳道學里慾的解釋有:出尖,呆滯,逆,勝,輕舉妄動……等等諸如此類。 先師張長信在談到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六合之一「動合於空」時說:「這里的空是指道家稱謂虛無或無為的意思, 也就是靜默的外界無干擾的意思」。 又道:「心與意為主,神與形相輔,鍛煉著重氣,功到自然通」。 在神形相輔這一解說中,外形上必須掌握架式的總原則的步眼,身形,手勢。吳公翼翬指示鍛煉者:「術中動作,姿勢轉換相接,泯沒棱痕, 歸餘於盡,事則不悖。」 又道:「行之以意,存氣固神,氣固神凝,而後勢定, 勢定而後運行, 運行而後神意清靈, 神意清靈而後奇正相生, 奇正相生而後變化不竭者,其動之時,其靜是也,乃能制勝於無形」。

(3)泰定出俗

內氣因修養生息而不斷狀大. 常人的內氣修養生息主要是依賴睡眠。然而, 睡得太多又傷神。所以,拳道鍛煉者除了依靠睡眠之外,更利用「意」來促進內氣的修養生息。在修養的過程中,以意導引,努力使體內的氣壯大。先哲將蓄藏氣的人體稱為丹田。《鑿琢順軌》第八章:「外煉筋,骨,皮。內煉丹田一口氣。中華拳道倡導內外兼修。 但是,外壯並不能因此而內壯。而內壯反能促進外壯……因此內氣的修煉培養才能有效地令軀體更富堅韌,精神更加充沛。『一口氣』的目的是修養全身。身體任何一部份都需要這氣。當內氣充分地潤遍全身,潤滿全身,充沛全身。也就是說,全身內外,聖哲稱之為丹田而記載在丹經里」[3]。所以不能將身體局部的某部位或者某一點來意守。內氣不可以,也不可能凝聚於一點。五臟六腑並非是制造氣的機器。五臟六腑卻因得氣而強壯,體觀生命。內氣在修養生息過程中始終要以「意氣放大」為原則,一念代萬念也如同內氣凝聚於一點,是制造迷信的意想而已。先哲對「意」的詮釋是:「無意是真意」。

心意六合八法拳的架式乃是依據陰陽太極學說而創編。其動靜之理在氣的修養生息的鍛煉中則是屬於陰之動靜,無論在虛實轉化中須以輕靈圓活,中正安舒為要則。架式上的要則吳公翼翬強調:「形勢為氣所趨,動作大小由之,長短宜之。」 近代,五行的相生相克廣為人們所承受,雖然這一理論和實踐都驗証了其正確性。但是,在陰陽理和相對主義要認真分別認識。內與外,虛無與形體等等,這是屬於陰陽學。而快與慢,正與側,高與低,長與短等等,則屬於相對主義。古言:「天與地卑,山與澤平」。五行也不僅在於相生相克。《煉與悟》[4]一書第五章:「…… 這種情況並不受意識左右,只受神意指示。它並非『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了,一切愰如假象,自然假象,更不是相生相克,應是相異而相生。」 第四章:「達致化的過程, 有許多相互的關系, 這種關系有相生相克, 還有相異相生的奧秘」。

拳道在於性靈,不拘泥於套。內氣的運用是採用開合的方式。開與合都是意氣放大。如果形勢上的動作例如:雙手的距離拉大為開,雙手的距離縮小為合, 將這類的相對視為開合的話,這種開合也無甚意義可言了。在陰柔,內氣的修養過程中,開合是屬於陰陽理學。開是意氣鬆放的開,開向空闊。合是意氣回攏的合,合回深淵。因此,開也不盡為開,合也不盡為合。意氣的使用令方向產生了變化。吳公翼翬在《心意六合八法拳釋義》寫道:「體乎陰陽之理,合乎運行之數,閤戶謂之火,闢戶謂之水,一閤一闢之變」。 又道:「動靜之間,有轉換虛實,一閤一闢,即生變化」。 內氣在以意導氣的開合運動中產生強大的靜式動勢。 這動勢絕對不能用形體來促動,任何形體的促動反而使內氣僵硬。有言: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久而久之的以意導氣的修養,開之中自然有合的圓整。合之中自然也有開的鬆放。調整到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古聖哲將此狀況謂之為「陰陽載復」。 繼而再產生氣的鼓蘯。

少時聽說書:「有為官者游寺院,問小僧:『金剛為何努目? 菩薩為何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 所以降伏四魔; 菩薩低眉, 所以慈悲六道。』」。於今, 方有一點會悟。

傳自後唐,北宋之間道家隱士陳摶的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是一優秀的拳學。是豐富的中華文化智慧的其中一門學問。在學習個鍛煉的過程中能得到養身保健,袪病延年的功效。對它的研究和探索能促進智慧和精神素質精義入神。先師張長信說道:「六合八法是別具風格的一種技擊學,不是集成各種拳法的混合體。吳翼翬老師對六合八法具有高深的估價,認為本術是『脫盡窠臼,不相遮拾, 獨辟畦徑』的一種拳學」。

陳靖
2007年5月13日於香港


註釋:
[1]見陳靖,《拳道要略》,明勁說。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ISBN: 978-962-85546-0-7
[2]見《拳道要略》,論拳道運動。香港:陳靖,修訂版:2005年12月。ISBN: 978-962-85546-0-7
[3]陳靖。《鑿琢順軌太極拳論評說. 1, 王宗岳太極拳論》。香港:陳靖,2002。ISBN:962-85546-3-8
[4]陳靖。《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香港:陳靖,第三版:2004年。ISBN:962-85546-2-X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陳靖先生簡介 A Biography of Mr. Tan Jing


陳靖先生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現定居於香港。二零零八年底被中國民間武術家聯誼會評選為「中華武術百傑」和「中華傳統武術名師」。

陳靖先生自幼喜好中華拳學,參學萬里,足遍大江南北,遍訪名師有數百之多,涉獵諸多流派的拳學知識。先後得遇陳江霖、張長信、周永福、李延璽、孫德明等明師的言傳、身授、心教。至要的是,得到楊家太極傳人汪永泉宗師的兒子汪仲明老師的悉心栽培,傾囊相授。

陳靖先生明中華拳道之源來,曉拳學大道之畦徑,能辨析左道之迷惑,善深入淺出之教授。

先生精通形意拳、六合八法拳、太極拳老六路等。對中華拳學中的「內功」、「內勁」的功夫有深刻的體會和論述。著有拳道學說:〈1〉《拳道要畧》〈2〉《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3〉《鑿琢順軌 太極拳論評說 1, 王宗岳太極拳論》。

 
Tan Jing is a Kung Fu Master who specializes in the studies of ‘Nei Jing’ in Chinese Kung Fu. He was born in 1951 in Xiamen, Fujian, China, and now lives in Hong Kong. He is also a writer, theorist, and experienced instructor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

   Compared with famous Kung Fu Masters from modern-day
China, Tan Jing is a Kung Fu educator with a low profile. Nonetheless, reports indicate his abilities inner 'Qi' energy abilities.

  Tan Jing followed his first Kung Fu teacher, Tan Jiang Lin, in 1963. Tan Jiang Lin was ranked as the Number One Scholar of Marital Art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

   Tan Jing started learning Xingyiquan
(形意拳)and Liuhebafa Chuan (六合八法拳)from the renowned Master Zhang Chang Xing in 1981.  Master Zhang was the department head of Xingyiquan in the Nanjing Central Guoshu Academy during the 1930s .  He was also a Master of Liuhebafa Chuan.  Master Zhang was the top disciple of Wang Xiang Zhai and Wu Yi Hui .  Master Wang was visited by many Japanese experts during World War II . One such visitor, Kenichi Sawai, became his student and created his own school back in Japan named Taikiken.

  In 1985, Tan Jing became a disciple of Zhou Yong Fu who was a Professor of Martial Arts in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Professor Zhou is regarded as one of top-ten Martial Arts professors in
China, and was highly praised by Premier Zhou En Lai and General He Long since the 1950s. He has achieved the highest honour attainable in China: the Ninth Degree of National WuShu. 

   Tan Jing followed two Tai Chi Masters named Li Yan Xi (since 1989) as well as Sun De Ming (since 1991) who were successors of Yang Style Tai Chi in Wang Yong Quan's line.  Kung Fu professionals who had contact with them commented on their strong and powerful Nei Gong, inner energy.  

And since 2005, Tan Jing became the only student of Wang Zhong Ming, the son of Wang Yong Quan.

   Tan Jing practices Chinese Kung Fu to such an extent that he has visited hundreds of famous Kung Fu Masters across several provinces in China.  He has established hi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about Chinese Martial Arts . He has published three books about advanced Chinese Kung Fu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s on the studies of Qi.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1.          "Quan dao zhong deng xue: Tai ji quan lian yu wu (Practice and Insights on TaiChi)  ISBN:962-85546-2-X, 
2.          "Zuo zhuo shun gui tai ji quan lun ping shuo zhi yi.1, Wang Zong Yue Tai ji quan lun  (Commentary on Wang Zong Yue¡¦s Tai Chi Theory)" ISBN 962-85546-3-8),
3.          "Quan dao yao lue (Principles of Quan Dao)" ISBN: 962-85546-0-3; 978-962-85546-0-7).

   Tan Jing has been invited to be speak at seminars on Qi for students of Master and PhD Courses in
GuangZhou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e was appointed as the Chief Martial Arts Instructor Consultant of the Hong Kong Police Wu Shu Association .

  Further, he has attained the Diploma of Wu Shu Instructor issued by Qing Dao Martial Art Training .

   Even though the energy of Qi is a popular concept in Chinese Martial Arts movies, it is rarely observed. It is portrayed in classic Chinese Kung Fu manuals within a Chinese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However, it is still considered foreign to modern science, particularly in 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The precise nature of Qi requires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explanation. Tan Jing bridges traditional experience and moder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