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清心與功夫:從《聖經》中的「清心」理解拳道中的「靜」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第8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
        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聖經》詩篇第24章第34

剛隨陳靖先生學拳時,他說:「一個人功夫的成就,是由其品性決定的」。當時我首先想到的是虛心、尊師重道、堅毅、恒心等個人素質,這些是學習任何技藝都需要的條件。道理顯淺,不言而喻。

及後,我漸漸覺得,品性與功夫的關係,並非那麼表面,特別是內家拳,有一種品性決定着煅練的質素「清心」。

宗教上,清心是指心靈純潔。清心的人才能與至高者相遇往來。這方面的關注,反映在宗教禮儀上。例如,崇拜儀式一開始,就有音樂或聖詩,提醒信眾在上主面前靜默肅立。在省察心靈的環節中,主禮者會朗讀經文,提醒信眾洗滌心靈:「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這些都是幫助信徒進入「清心」狀態的程序,全安排在牧師講道之前。是太極拳的「無極式」。

功夫上,清心的人才更能感知拳道上的窈溟之趣。內家拳所煉的是內功。在煅練過程中,練功者心境越清靜單純,越能保持寧靜狀態,令鬆散出去的內氣,更接近虛空。煅練目標不是要操練多少趟拳,而是全心去感受當下的每一刻,如何保持全身的「鬆」,做到「更鬆」。像戀人一樣,單純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樂在其中。

至此境地,功夫的高低,反映着練功者清心的程度,像天文望遠鏡,其鏡片的清澈澄明,使我們得以窺見更遙遠的星光。

這種身心高度整合的要求,正可劃出內家功夫與體育運動的分野。一般人無論心情有多煩擾,依然可以繼續進行各種球類或田徑運動。但內功修練者,在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時,絶對不可能「打着太極唱着歌」。一旦放不下當下人際恩怨的纏擾,掛心於事業成敗得失,失去清心,拳是練不下去的。

清心,於風平浪靜時易,於風高浪急時難。風浪中仍能保守着清心,是修道者的修養功夫。

在提倡保護傳統文化的今天,太極拳將要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是依據西方「體育」範疇概念而歸類。政府和民間致力推廣保護的,也正是這種體育層次的太極拳。然而,功夫去到神、意、氣的境界,已橫跨體育、武學、醫學、哲學、宗教等範疇,遠超越西方的「體育」領域,將其視為「體育運動」,等於把數學局限於加、減、乘、除的四則運算。

目前,體育的太極拳,早已在全球遍地開花,絢麗璀璨。但那內功勁法的太極拳,卻依舊隱於民間的燈火闌珊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