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品味拳術理法—讀《中華拳道學的探究》一文

前些天,香港陳靖先生來電話,告訴我說,他在2009年5月第六屆中國民間武術名師名家研討會上演講了論文《中華拳道學的探究》,獲一等獎。希望我能看看他的文章,並提出批評意見。我作為他的老朋友,自然願意分享他的快樂與喜悅。至於對論文提出批評意見,以我淺薄的水平,當然不敢應諾。況且,眼看臨冬,我又忙於家務,更新鍋爐等雜事纏身,確實顧不上靜心提筆。但是,他坦誠而懇切的態度與執著的精神,又著實使我非常之感動。推脫不過,也就勉強應承下來了。那麼,就直截了當,開門見山談幾點看法吧。

一、 關於標題與內容

我以為《中華拳道學的探究》題目顯大。既然探究的是中華拳道學,那麼,文章是否應該闡述什麼是中華拳道學?拳道學的內容是什麼?主要特點又是什麼?或者說,是探究中華拳道學哪方面的專題呢?我覺得對拳道學並無一個明確的概念。如果僅僅解釋 「三盤」、「三節」、「形勢與氣勢」、「動中求靜與靜中求動」、「內功」、「外功」、「道家與道教」等等常見的拳術中的名詞與術語,就能一探究竟中華拳道學,顯然是比較浮淺的。

拳道學是中華武術的學術,是中華武術的文化之魂。從橫向研究博大。從縱向研究精深。它是中華傳統文化注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以武術為載體的智慧運用。我以為,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用拳術中的幾個常見名詞與術語,就能概括和解釋清楚的。更何況你還是在短短有限的時間裏演講,所以,我建議,是否可以把題目修改一下呢?

但是,說到文章的具體內容,我卻認為,寫的由淺入深,由外到內,給人啟迪,令人回味。小標題「簡單的要認真對待」就說得很好。因為我們習武人常說,最簡單的就是最真實的;最簡單的就是最適用的。因此,練拳不可不知,「三盤、三節、步法、動靜……」等等理法。雖然各家說法不一,但追求的目標應是一致的。例如,對 「三盤」的理解,就多種多樣,各家劃分標準不一,各有各的理解,體悟不同,自然效果也不一樣。如你所論,以姿勢高低和以腰為界,劃分「三盤」外,有的以上肢、軀幹、下肢分別為三盤,有的則以頭臂膀為上、胸與腰為中、胯腿足為下,區分三盤,還有的則以頭頸神意為上盤,肩臂肘腕指掌胸腰等部位為中盤,而胯腿膝踝足則落為下盤,也還有平盤、立盤、斜盤的說法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怎樣區分,三盤體用無非都是鍛煉關節靈活,通暢氣血使身體各部位,各司其職,協調配合,有效掌握與控制攻守效應。「三盤」是一個築基鍛煉的要求。如果不明「三盤」練法要領,自然會造成散失重心,折損勁力之弊端,學者確不可忽視。

關於三節的說法,形意拳的理論中談的也很好,望能參閱。文章中指出「三種狀況」之模糊理解,學者自當好好體悟,琢磨理解。至於步法,我以為還應從步法的重要性上再多加闡述。常言道,「手到腳不到,打人不得妙」、「教人不教步,教步打師父」等諺語,就充分說明步法在拳術中是不可輕視的重要內容。

二、談談內功修煉

內家拳比較高深的東西,講的就是內功。然而,它並非神秘的東西。陳靖先生講,「身體外在的皮肉筋骨力和五總九節放鬆之後,臟腑與意的松放,令神氣盈沛,這就是內功運動」。因此,拳道的內功學,就是臟腑與意如何去放鬆。可以說,內功就是用心去體悟臟腑與意的一種松柔運動。

在自然界中,宇宙萬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有形有象,看得見,也摸得著,比比皆是;另一類,無形無象,看不見,也摸不著,如空氣、經絡、電磁波等,但你能說它不存在嗎?無形無象的客觀存在啟示我們:修煉內功,要認識「氣」,要認識「無」與「有」的關係。自古以來,我們的先人就十分重視氣,認為氣是一切萬物的最初本源,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一個基本元素,並形成了道家「氣本體論」的哲學思想,甚至形成了一種氣文化。在中華武術的理論與實踐中,習武人堅持練氣與養氣並重,養氣用於強身,練氣用於技擊。氣成為中華民族思想發展史上的獨特產物。陰陽在氣的作用下,形成了相互對立,互相轉化的運動規律,也成為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法則。

氣雖然無形無象,但它卻有其物質性。我們練拳,內運外動,表現於外是勢,對他人有影響作用;顯現於內是氣,對自己有保護作用。拳藝的變化,無非是用勢和用氣的變化。所以只要我們培元氣、守中氣、保正氣,使身心平衡就是氣的最佳狀態,就會增大人體的能量。事實證明「養生之大在於愛氣;練拳得勁,在於行氣」。氣的修煉,也就是內功。一般來講,由於氣具有“不可測性”的特點,因而也就有一個「有」與「無」的關係問題。無不是什麼也沒有,無是潛在的有,有是顯現的無。有與無互為轉化、互為作用。陳靖先生在內功的修煉中,感覺感知了有和無的存在與表現形式。無與有合而為一、融為一體,相伴相隨。這種從無看到有的眼力,正是他文化學習的發現,也是他對傳統武術的繼承。

在人類長期觀察自然的變化中,也使我們認識到,世界萬物永遠處在動與靜的轉化之中,內功修煉也不例外。陳靖先生講「內功的修養分二種。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趨向各殊,歸途終同一也」。這裏我想再補充幾句。我認為,無論動中求靜也好,還是靜中求動也好。為什麼都特別強調靜呢?因為靜是內功修煉的法。動中求靜是由動進入靜的狀態,是追求靜;而靜中求動是在靜的狀態下去產生動,靜是前提,所以靜是核心、是關鍵。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定能生慧」。定是什麼?定就是入靜。古人云:「一切德行,非靜不深;一切覺智,非靜不發」。可以說靜是道家修為的要旨,也是我們習武人內功修養的原則。它不僅是我們修煉內功的奧秘,也是我們身心健康的大法,生活的智慧。因此,修煉拳道內功,依照「鬆、靜、自然」的法則,就是最好的練法。我們練拳應重視功法。「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先哲留給我們的寶貴箴言。中國的拳法藝術是肢體運動的藝術,更是講究動與靜的藝術。記住,「靜是開悟,躬行成材」,沒有堅持,一事無成。

三、也談道家與道教

在你的文章中提到道家與道教的說法。我理解你談的是「拳家」與「拳經」。雖然我對道家與道教沒有什麼研究,但以我浮淺的理解,道家與道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感覺你很清楚道家與道教的概念。但卻沒有表達出來。

我認為,道家同儒家一樣,都是古文化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而形成的學術流派。這一學派以《老子》一書為據,可遠溯黃帝,學者們將黃、老聯稱,尊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並形成黃老之學。漢代之後,又神化《莊子》,在道家文化的發展中《老》、《莊》之書則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作。而道教則與道家不同。道教是一個信仰集團,是一種宗教形式。它以道家為母體,以「道」為最高信仰,把老子視為道的化身,並把老子的《道德經》宗教化。開始只是崇奉老子為理想的教主,後來逐漸有了組織,有了更多的宗教色彩,便以道名教,而成為道教。老莊之書自然而然也成為道教的經典之一。

道作為中國古典的哲學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本源奧秘,道盡了天地玄機,人生智慧以及世間萬物的運轉規律。老子的這種大宇宙思想,千百年來,不僅影響著國人的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而且,流傳世界各地,也引起了洋人的濃厚興趣。我們習武人練拳悟道,也把道視為最高層次。特別是內家拳中,更是融入了道家的丹道功法,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科學的練功體系—拳道內功學。在這裏我還想特別提一下的是,筆者在日本講學時,感受到的一種文化現象。日本人很崇尚道,即使普通的東西,研究它的文化與藝術時,常常以道字冠名,以道名藝。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為流行的傳統道名,如茶道、花道、書道、香道、歌道、陶藝道等等。特別在我們武術界,有以踢打為主的空手道,以摔為特色的柔道,以擒拿技巧制人的合氣道。器械方面有劍道、弓道等等,形成了一套以中國的道學思想為指導並富有技擊特點的本土拳學理論。有一次我觀看了日本的傳統武技,刀法的表演就很特別。他們雙手握刀,高舉過頭,動作快捷,左右跳躍,用力劈砍,奮不顧身。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刀術,而偏偏叫劍道,名實不符,還津津樂道。這些貫以道字的道文化,卻切都是始於我們中國的古傳統文化思想,拳道已成為他們健身、修身的綜合性藝術與日本本土文化的結晶。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如何發揚我們本土的特色文化?很值得我們深思。

山險景異趣,拳法妙無邊。讓我們共同徜徉心醉在天人合一的武學境界,「不懈地探索,誠實地繼承。」為中華武術的繁榮昌盛而共同努力!

以上看法也許不夠成熟,認識也僅一孔之見,不一定正確。嚴重之處,還望見諒,錯誤之處,懇請方家正之。

本文僅供參考

2009年11月3日布秉全寫于太谷尚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