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第十一章:神之道與拳之道(二)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
【聖經‧彼得前書 3:9】

這不是違反我們的本能反應嗎?如果遇到惡意對待,被辱罵攻擊,一般人的反應一定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哪會反而去祝福得罪我們的仇敵?「從靈生的就是靈」,這就是一種新生命的展現。一種不會被仇恨污染的生命,才會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種仁愛,在有殘害的地方播種寬恕。

在搏擊時,對手的拳腳已攻到眼前,一般人的反應一定是全身一緊,拼力相抗。即使你懂內家功夫,如果經驗不足,練習不夠,此時此刻,也會身不由己地由鬆繃緊,以力抗力。

然而,拳道的要求偏偏與我們這種本能反應相反。大敵當前,拳腳相接時,無論壓力有多大,身體不是變緊,而是由鬆變得更加鬆。只有更加鬆才能發出更強的內勁;只有鬆才不會成為挨打的架子。

這道理明白了還是不夠,需要確信;確信了還不夠,需要苦練,直到這拳道成了你的本能反應。

老師曾感嘆道:「這種功夫得之不易啊,我是歷盡艱辛!」

這就是武俠小說和現實的分別。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第十章:神之道與拳之道

「當我跑,我感受到祂的喜悅。」
--埃里克‧亨利‧利德爾
電影《烈火戰車》

《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轉眼已經是廿九年前的電影。然而有一幕畫面,依然歷歷在目。兩位奧運選手在跑道上奔馳。其中一位是埃里克‧亨利‧利德爾(Eric Liddell)。他在奧運會之後成為傳教士,到中國華北當一位中學體育教師。日本侵華時,被日軍關進集中營。1945年在集中營病逝。在奔跑時,他全神貫注之中,帶有一份樂在其中的怡然。反觀他的對手,對成敗念念不忘,患得患失。幾次緊張地轉頭看他的競爭者。

奧林匹克,表面上比拼的是筋骨肌肉,內裏也是比拼精神意志。

中華拳道橫跨陰陽兩大領域。動作招式是看得見的,屬於「陽」的範疇;內氣運用是看不見的,屬於「陰」的範疇。是「內五行」的學問。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容易明白和接受拳道中屬於「陰」的範疇。因為在他們的信仰裏面,本來也有豐富的,看不見的精神世界。「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聖經】哥林多後書 4:18)

形而下學者,只重視看得見的物質世界。對拳道中「陰」的範疇,則比較傾向懷疑和抗拒。他們對內功是否存在,半信半疑。對看不見的世界,他們採取「不信、不迷」的態度。這種意識形態,主導了大陸一代的知識份子。只有少數例外。例如老一輩的作家楊絳女士,在《走到人生邊上 : 自問自答》中,她清楚肯定了靈魂和神明的存在。這不是科學層面的肯定。而是從中外人文傳統傳承上給予的肯定。只有這種肯定,人才會對自然、對生命有所敬畏。對真、善、美、公義等價值,才有繼續追求下去的勇氣。

每天,能帶著感恩的心情,謙卑地來到造物主前,靜靜的練拳,是一件很幸福的美事。正如一首詩歌所言:「上帝阿,祢創造生命,賞賜萬物生命和氣息。我的動作,我的呼吸,天天述說這個奇蹟。」

在掤、履、擠、按中,我感受到祂的喜悅。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第九章:拳道的傳承

「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禮記‧學記第十八

電影【功夫】講的雖然是虛擬的武俠世界,但有一點卻很寫實。武學大師不是在大學殿堂裏,而是在尋常市井中。他們全是限量版的人物。沒一個就少一個。因為產生他們的獨特人文歷史環境及技藝傳承條件已不復存在 (參看《逝去的武林 : 一代形意拳大師口述歷史》)。

很多傳統藝術,已經有一套制度化的傳承安排。也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化的學習階梯。例如,傳統音樂、舞蹈、繪畫等等,每一級都有淸晰的課程內容和技術要求。更有公開而具公信的考核制度。一個有志求學的人,他的學藝之路是淸晰的,連貫的。

然而,中華武學,特別是拳道高等學,仍没有制度化的學習階梯。例如,普及的太極拳,是不包括內功勁法的。大多只粗略分為初級班、進階班。如要追求太極拳高級技藝,像內功方面的功夫,就要等緣份。換言之,一個有志追求拳道的人,他的求藝之路是斷層的,模糊的。

拳道高等學,是用「勁」的功夫。這精緻技藝的傳承制度,必須從現在傳統的師徒傳授,向學院制轉型。正如我們一提起學音樂或美術,就會想起一些著名的學府。盼望有一天,我們一提起學習內功勁法,也會想起一些著名的學府。那裡有各派令人心儀的大師級導師。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申請報讀,無需空等緣份。

可惜,傳承制度向學院制轉型的條件,至今仍未成熟。因為目前並没有一套公開而具公信的內功考核制度。國內現有的武術段位考核制度,並沒有內功勁法的考核標準。只着重形勢,在動作招式的難易和標準上分高下。在內功勁法方面,主事當局自己交了白卷。

我認識有兩師徒一起報考武術段位試。論內功的修為,如果他們一個是中學程度,另一個則是大學教授。考試結果,兩人的成績竟是一樣,得同一個中上的段位。我是中等身高。如果我和籃球明星姚明一起照鏡子,反映出來是我倆一樣高。我不會因此沾沾自喜,姚明更不會因此而自卑。

没有可信的考核制度,對外行人而言,真假難分。假作真時真亦假。用人就沒有制度化的標準。

一套考核制度,能反映出主事者的拳學視野。主事者本身不一定要懂內功,只要知道辨識內功真偽的標準,就能任用能者為其效勞。

如何辨識內功真偽?明顯的準則有二:其一是鬆的原則。內勁要在鬆的狀態下才能釋放出來。人體一緊,內勁就消失得無影無踪。其二是支點。內勁不是機械動能,運用時不需支點,甚至要刻意避開支點,取得更強的攻擊效果。

在這真假難分的世代,另一個分出高下的原始方法,就是不看文憑、不看名氣、不看師承,讓功夫直接說話。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第八章:簡單的要認真對待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有時候好像突然對拳理明白了很多,但一到練拳時,又好像一無所得似的。

有時候明明拼命要做「鬆」,身體卻越來越緊。想解開,身體卻像被鎖住,僵在那裡。

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練的速度與身體鬆的程度不配合。身體有多鬆,練拳才可以有多慢。而不是越慢越好。

西方有句俗語說,魔鬼就在細節中。上述的情形,也可能反映了,有一些細節,你忽略了。而那些細節,往往是我們以為很簡單的東西。

陳靖先生曾經撰文,列出了一般人中了「差不多」先生的流毒,經常不以為意的項目。例如,三盤之中,有部分緊了。在要求鬆背時,却作成鬆胸。在要求鬆腰時,却作成鬆腹。沉肩墜肘,往往肘不墜,却用肘尖去頂等等。(詳見本博客「中華拳道學的探究」一文)

又提出,「要使拳架靈活,凡一舉動,九節必定是要活動。一舉手投足並非手動腳動;而是諸關節都動,也就是動諸關節。」如有關節未能配合,就會產生「動中之滯」(詳見本博客「心意六合八法拳的鍛鍊和修養」一文)

在拳道修煉中,「懂了」並不代表「會了」。中間還有一個煉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最難對付的,就是自己以為微不足道的習慣。這些習慣,往往是最頑固的跘腳石。明明老師一再提醒,卻總是錯了又錯。有的甚至是你的盲點,老師提醒後,仍不知道錯在那裡。

老師監察糾正的角色就顯得不可或缺。

在訓練過程中,老師就坐在五六尺以外觀察。他有一種至今令我稱奇的本事,就是當我練拳時,他能憑觀察,細微指出我身體內外有哪部位不鬆。我曾問他怎麼能有如此敏銳的觀察力,他淡淡地說,那是一種感受。

對老師而言,這種觀察、糾正的過程,是教學中最辛苦的步驟。因為練這種把內氣鬆出來的太極拳,比普及的拳架要慢四五倍,且要做到慢而不僵,而老師的專注力,始終貫注於學生一個又一個緩慢的動作上,隨時指出學生僵硬的身體部位。「這是很傷神的」。

所以,這種需要手把手教出來的太極拳,是不可能「大量生產」的。老師每批只能教二、三個學生。超出五人以上的教學,而聲稱能教出內功者,你有理由抱懷疑的態度。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第七章:「意」之內涵初探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太極拳經》

如果我突如其來問你,「什麼是『意』」?你腦中的第一個答案是什麼?

意念?意志?意向?留意?注意?…

原來在日常的語言中,「意」竟有那麼多不同的用法。在古籍中,「意」的本義又是什麼呢?

《說文解字》的說法是:「意,志也」。可能是白話文中「意志」一詞的由來,和英文中的 ‘will’ 意思相近。《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解釋是:「心之所謂意」。可能是白話文中「意向」一詞的由來,和英文中的 ‘intention’ 意思相近。

熟悉太極拳經典的讀者一定發現,在《太極拳經》、《十三勢行功歌訣》和《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意」這一字竟重覆了十一次。可見此字的重要性。如果用現代漢語,這十一次出現的「意」字,該作怎樣解釋呢?

這麼重要的一個字,在近代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中,我仍未能找到滿意的答案。令我有所領悟的,是老師給的一句話:「動起來的氣就是意。」

在拳道論述中,「意」與「氣」是密切相關的。身體在「鬆」的狀態下,釋放出來的內氣流動性強,受精神意志指揮。指揮必定有所趨向。而受精神意志指揮,動起來的氣稱為意。所謂「以心行氣」,「心為令,氣為旗」。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身體在「鬆」的狀態下,「心」去到那裡,氣在可及的埸勢範圍內,會跟到那裡。氣有多大,能霸佔的埸勢就有多大。

「心」之所向,往往表現在眼神中。眼神把氣聚焦地導向攻擊的目標,「發勁須沉着鬆淨,專主一方。」

惟有動起來的氣,才能「上下前後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才能「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這裡講的是氣的勢。

老師喜歡借用《封神演義》中的詩句來表達拳學體會:「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其中的「心」與「意」,你能體會嗎?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第六章:意象之運用

「起初,神創造天地。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聖經】創世記 1:1-2


萬事開頭難。練拳時,對我而言,最難的是練太極起式,或稱為無極式。如果只是筋骨肌肉的活動,何難之有?但如果目的是培養壯大內氣,就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要做到這點,身體必須漸漸進入鬆的狀態。太極,「鬆」極而生。

問題是,如何才能把「鬆」做好?方法之一,是適當地運用意象。

在初學階段,我曾經利用意象,幫助自己練習「鬆沉」,也即是練習引導內氣由上而下運行。練太極起式時,腦海中,自己全身的肌肉筋骨,是一片閒雲,悠悠地散開,散出來的空間由內氣填滿,內氣緩緩地由肩背沉到腰,經兩跨流下涌泉,如漣漪散開,兩腳放輕,放鬆,像踏着雲彩。等內氣自然慢慢向上回升。「形動如浴水,若履雲霧霽」(六合八法的五字訣)。

內氣受精神指揮,「心為令,氣為旗」,精神感覺到地上,內氣就沉到地上。「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意象的氣勢是何等浩大啊!

意象也可以由聽覺引發的。在練習內氣向四方八面鬆散開時,莊嚴的宗教聖樂,特別是多聲部合唱曲對我幫助最大。腦海中,隨着歌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慢慢彌漫整個殿堂空間,氣象宏大,內氣慢慢湧動,如漣漪鬆出體外,縈繞在我的周圍,形成場勢。

電影「戰火浮生」(The Mission)的主題音樂及劇終的合唱曲,就是其中一首我經常用的聽覺意象。

意象是很個人的,你要尋找適合你的意象。

第五章:「鬆」的內涵

「要鬆,要鬆,要鬆凈。要全身鬆開。」
「不鬆,不鬆,不鬆就是挨打的架子。」
-- 楊澄甫


學生從老師手把手的教授中,對拳學的一些重要概念取得第一身的具體體會。例如感受何為「內氣」,何為「鬆」。這種體會,就成為平時盤拳時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入門的首要目標,就是透過拳架盤練,將與生俱來的內氣培養壯大。具體的要求,是在拳架盤練過程的每一刻,盡最大的努力,把「鬆」做好。所謂「一分鬆,一分功」。

但鬆的內涵是什麼?

吳圖南先生曾為鬆立下定義:「鬆者,蓬鬆也;寛而不緊也;輕鬆也;放開也;輕鬆暢快也;不堅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

陳靖先生在《拳道中等學 : 太極拳鍊與悟》一書中,總結了前人在「鬆」這課題方面的見解。具體內容包括骨骼鬆、肌肉鬆、臟腑鬆、氣鬆和精神鬆的「五鬆談」,以及「先梢後根」的法則。也就是「先手腕,腳脖鬆開,靈活自如。再繼續鍛鍊膝和肘的放鬆。而後至肩、胯等等的放鬆」。

在我的體會中,鬆的內涵起碼有三層意義,缺一不可。

鬆的第一層意義是「不用力」。當你用力緊握雙拳,突然不用力,你就會得到鬆的感覺。現實中,「零用力」是不可能的。但在盤拳時候,就是要向「零用力」的方向努力。因為一用力就會「緊」,身體哪個部位緊了,勁就在那個地方斷。因為緊張的肌肉就像淤塞的水管阻礙水的流通。用力越多,肌肉就越緊張,產生的內勁就越少。

鬆的第二層意義是鬆綁。緊張的身體,把內氣捆綁在細胞裏面。只有鬆開身體,內氣才會釋放出來。四肢百骸,有膨脹擴張的感覺。

練拳時,人體下盤支撐着身體重量,很難「不用力」。第一、二層鬆的意義似乎不大可能在下盤體現。而且,「不用力」並不一定就是拳道所要的那種「鬆」。當你勞累了一天,回家攤坐在沙發椅上,感到非常放鬆。這種鬆是鬆懈,在拳道上,是另一種形式的「緊」。是不能令氣機啟動、內氣鼓盪的消極的「鬆」。

積極的「鬆」,也就是鬆的第三層意義--提起精神,令意氣放大。精神要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內氣的運用是採用開合的方式。開與合都是意氣放大。開是意氣鬆放的開,開向空闊。合是意氣回攏的合,合回深淵。因此,開也不盡為開,合也不盡為合。(參見本博客陳靖先生的「心意六合八法拳的鍛鍊和修養」一文)。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第四章:老師的角色(二):論言傳身授—信心的確立

「懂內勁的老師,才能教出懂內勁的學生。」
--陳靖

在拳道的傳承中,老師的角色,是最關鍵的。他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拳學知識及具體經驗 。當學生在尋道路上感到迷茫時,他不斷地用示範堅固學生的信心。

在講解內功「鬆」的法則和要求時,他不只要學生明白,更要學生堅信。「越不用力,越鬆,釋放出的勁就越大」。這道理在理智認知上比較容易明白,但在搏鬥剎那間,要一般人不用力鬆開,無疑是叫他放棄武裝,任人魚肉。這需要何等大的信心才能由用力轉向用勁!

老師的方法,就是用自身的功夫,一次又一次地在學生身上留下感覺的印記。

「站好。現在我推你,你要拼全力頂住。甚至可以反攻推我。現在我用的是力,推你的時候你感覺到的是這樣。」

我比老師年輕近二十嵗,自然穩如泰山。

「現在我全身鬆開,用的是勁,你用盡全力站好頂住。」

結果,我往往身不由己向後蹦跳六尺多才站定下來。

「站穩,別跳行不行?再來一次。」

結果,仍是一樣。

以前,我對「以柔制剛」的理解是用巧妙的方法,把對手來力化解於無形,並作出反撃,借力打力。就如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慕容世家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功夫一樣。陳靖老師卻演示了以全身鬆開的「柔」,硬撼我出盡全身之力的「剛」。

拳學理論,並不難懂。也不是秘密。像「鬆」的原則。難的地方,是無論是在學習訓練,還是搏鬥應用,你對這些原則始終如一,堅信不移。對於初學者,老師並不是高談闊論用拳學理論折服我,而是讓他的功夫向我說話。讓我自己去感受,體悟,從迷茫中重拾信心。

第三章:老師的角色(一):論言傳身授—化抽象為具體

「我的作用和價值在於,我不但會講,而且能做到。」
--陳靖

「老師,人要怎樣修煉,才能得拳道中的『氣』?」

「『氣』是與生俱來的。自從我們有生命的那一天,我們便都有『氣』。只是後來我們都習慣用力。而忘記了『氣』的存在。」

「那麼『氣』給人的具體感覺是怎樣的呢?」

「到這地步,語言就顯得無能為力了。來!我們接手。你自己聽聽,感受一下吧。好,現在我鬆開關節、鬆開肌肉、提起精神,『氣』就出來了。你感覺到了嗎?好,現在輪到你做給我『聽』。」

以上是老師教學的片段。拳道學有知識的層面,也有經驗的層面。在拳道傳承中,經驗的層面尤為關鍵而珍貴。

拳道學中的概念,例如,「鬆」、「氣」、「意」等,是前人用以概括本身直接的經驗。直接的經驗,是獨一無二的。然而,一旦化為語言文字,成為概念,便抽象起來。老師在教學中,要把抽象還原為具體,就必須要有能力給學生提供、製造直接的經驗。這經驗,像火藥引、 像點睛、使學生的眼界一下子寛闊起來,知識活起來。這也是令學生在拳道追求路上,得以登堂入室的最寶貴本錢:第一桶金。

我們學習新的技藝,有時靠眼睛觀看示範,有時耳聽指示講解。而內功的「氣」是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着。非要靠身體接觸的觸覺來感受不可。所以,即使你有功夫秘笈,没有老師的言傳身授,你依然不得其門而入。也只有真功夫的老師,才能教出真功夫的學生。

《莊子》外篇‧卷五中《天道》有則寓言: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在拳道傳承中,没有老師的言傳身授,即使搜集的拳經拳譜多麽完備,也只是古人之糟魄而已。

第二章:太極拳的性質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聖經】約翰福音 3:6

聖經中這句話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屬靈的生命和屬肉體的生命。後者並非由前者加以改善、修補而成。因為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兩者遵循着不同的法則。

拳道的境界,有用「力」的功夫,也有用「勁」的功夫。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功夫。從筋、骨、肉生的就是「力」;從神、意、氣生的就是「勁」。「勁」並非由「力」越練越大而成的。兩者是完全不同性質的能量。「力」是機械動能;「勁」是非機械動能。兩者的鍛練和運用,有不同的法則。有時甚至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法則。

在鍛練方面,「力」是從「緊」、從「有」去練。這是大家都明白的常識。舉重、舉啞鈴等,便是常見的訓練手段。

「勁」是從「鬆」、從「無」去練,真正明白而又確信此法則的,就少之又少。

其中一種練勁的方法,是首先把「力」消耗盡,再堅持練下去,自然無「力」可用,就在這不用力的狀態下,反而生出了勁。力盡而勁生。如拳經所說:「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另一種練勁的方法,需要由明師手把手傳授。老師首先以自己的功夫,讓學生透過觸覺,親身體驗內功之氣為何物,再以自己的功夫,使學生確信「一分鬆,一分功」和「身體越不用力,勁就越大」法則 。學生就憑著從體驗得來的感覺,在盤拳過程中,不斷去體悟如何去鬆,如何「不用力」。

在運用方面,用「力」的功夫,需要支點。在攻擊的一刹那,全身一緊,達到「整」的效果,發出撞擊力。力的大小,則視乎筋的柔韌、骨的堅硬、肌肉鬆緊,配合速度、距離、時間等因素的配合。

用「勁」的功夫,不需要支點。只要與對手有一接觸點,對手全身任何一點均在內勁的攻擊範圍之內。在攻擊的一刹那,全身一鬆,達到「整」的效果,發出比「力」更強的能量。

「力」作用於點、線、面;「勁」於技擊中,講的是立體空間的場勢。

太極拳是用「勁」的功夫。當初,太極拳聞名於世,令人驚嘆的,不是現在我們所知的醫療、養生功效,而是技擊上的威力。就是那如雷似電而又變幻莫測的內勁。這種由神、意、氣化合而產生的能量,是現代科學尚未研究過的東西。「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没有內勁的太極拳,只是空架子。就如現代的自動步槍没有子彈一樣,雖然也可以用來拼刺刀,但郤没有它原本最強的威力。

目前,學習太極拳的人數以億計,但懂得內勁的行家比熊貓更稀少。從這角度來看,太極拳並没有真正普及過。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第一章:從中國武術進入奧運會談起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用肉眼看不見的。」
-【小王子】

「世上仍然有內功這回事嗎?」

看武俠小說成長的一代,相信內心有這疑問的,不是少數。在互聯網上觀看汪永泉李延璽馬岳樑等前輩用內功演示太極揉手發勁,就有不少的觀眾質疑造假。

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武術不能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而是比賽之後進行的一個特設項目。

奧運會前,中央電視台第四頻道《走遍中國》播出《武林傳奇》武術系列。介紹了十六個拳種。並由各拳種的掌門人或出色的傳人親自演練。可惜,觀其步法、身形、手勢,全是「力」的功夫,「力」的表現。即使是號稱內家的拳種,也没有內家之實。

武術套路,無論動作招式有多大的難度,只要經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訓練,運動員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做出近乎完美的表演。這是看得見的,有形有象的學問。

內功,是肉眼看不見的,無形無象的領域。傳統古典的拳經、拳論,都有關於這概念的論述。例如「太極拳論」及「十三勢行功心解」之中所提及的「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等。是中華拳道的重要樞紐概念。故有「識得內功休再問,貫徹拳經千萬篇」之說。 (參見維基百科【內勁】條目) 這才是中華武學的瑰寶和驕傲。是皇冠上最珍貴的寶石。

然而,當我們向世界展現這項冠冕時,寶石卻杳無踪影。

在對外武術推廣中,我們從没有聽說過有「對外內功」這學問。我們不難看到老外表演武術套路,而且非常出色。但從没有聽說過有老外懂得內功。而在我國正規的教育系統中,內功好像是久已失傳的文化遺產。不知道有哪所院校能提供「內功學」這課程?一般人甚至以為,「內功」只是武俠小說裏的名詞,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然而,只有內功,才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獨特的貢獻。它使人類重新認識自己所擁有的能量。

內功是在中華獨特人文環境孕育出的精緻技藝。古人往往用宗教哲學中的概念,成為其理論的框架。

然而,對外內功教學,是否是一項不可能的工作?如果不用或少用中國古典宗教哲學的術語,是否就不可能進行內功教學?

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內功,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凡重視人文精神世界的文明,都可以在它們的文化經典中,找到表達的詞彙。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品味拳術理法—讀《中華拳道學的探究》一文

前些天,香港陳靖先生來電話,告訴我說,他在2009年5月第六屆中國民間武術名師名家研討會上演講了論文《中華拳道學的探究》,獲一等獎。希望我能看看他的文章,並提出批評意見。我作為他的老朋友,自然願意分享他的快樂與喜悅。至於對論文提出批評意見,以我淺薄的水平,當然不敢應諾。況且,眼看臨冬,我又忙於家務,更新鍋爐等雜事纏身,確實顧不上靜心提筆。但是,他坦誠而懇切的態度與執著的精神,又著實使我非常之感動。推脫不過,也就勉強應承下來了。那麼,就直截了當,開門見山談幾點看法吧。

一、 關於標題與內容

我以為《中華拳道學的探究》題目顯大。既然探究的是中華拳道學,那麼,文章是否應該闡述什麼是中華拳道學?拳道學的內容是什麼?主要特點又是什麼?或者說,是探究中華拳道學哪方面的專題呢?我覺得對拳道學並無一個明確的概念。如果僅僅解釋 「三盤」、「三節」、「形勢與氣勢」、「動中求靜與靜中求動」、「內功」、「外功」、「道家與道教」等等常見的拳術中的名詞與術語,就能一探究竟中華拳道學,顯然是比較浮淺的。

拳道學是中華武術的學術,是中華武術的文化之魂。從橫向研究博大。從縱向研究精深。它是中華傳統文化注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以武術為載體的智慧運用。我以為,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用拳術中的幾個常見名詞與術語,就能概括和解釋清楚的。更何況你還是在短短有限的時間裏演講,所以,我建議,是否可以把題目修改一下呢?

但是,說到文章的具體內容,我卻認為,寫的由淺入深,由外到內,給人啟迪,令人回味。小標題「簡單的要認真對待」就說得很好。因為我們習武人常說,最簡單的就是最真實的;最簡單的就是最適用的。因此,練拳不可不知,「三盤、三節、步法、動靜……」等等理法。雖然各家說法不一,但追求的目標應是一致的。例如,對 「三盤」的理解,就多種多樣,各家劃分標準不一,各有各的理解,體悟不同,自然效果也不一樣。如你所論,以姿勢高低和以腰為界,劃分「三盤」外,有的以上肢、軀幹、下肢分別為三盤,有的則以頭臂膀為上、胸與腰為中、胯腿足為下,區分三盤,還有的則以頭頸神意為上盤,肩臂肘腕指掌胸腰等部位為中盤,而胯腿膝踝足則落為下盤,也還有平盤、立盤、斜盤的說法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怎樣區分,三盤體用無非都是鍛煉關節靈活,通暢氣血使身體各部位,各司其職,協調配合,有效掌握與控制攻守效應。「三盤」是一個築基鍛煉的要求。如果不明「三盤」練法要領,自然會造成散失重心,折損勁力之弊端,學者確不可忽視。

關於三節的說法,形意拳的理論中談的也很好,望能參閱。文章中指出「三種狀況」之模糊理解,學者自當好好體悟,琢磨理解。至於步法,我以為還應從步法的重要性上再多加闡述。常言道,「手到腳不到,打人不得妙」、「教人不教步,教步打師父」等諺語,就充分說明步法在拳術中是不可輕視的重要內容。

二、談談內功修煉

內家拳比較高深的東西,講的就是內功。然而,它並非神秘的東西。陳靖先生講,「身體外在的皮肉筋骨力和五總九節放鬆之後,臟腑與意的松放,令神氣盈沛,這就是內功運動」。因此,拳道的內功學,就是臟腑與意如何去放鬆。可以說,內功就是用心去體悟臟腑與意的一種松柔運動。

在自然界中,宇宙萬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有形有象,看得見,也摸得著,比比皆是;另一類,無形無象,看不見,也摸不著,如空氣、經絡、電磁波等,但你能說它不存在嗎?無形無象的客觀存在啟示我們:修煉內功,要認識「氣」,要認識「無」與「有」的關係。自古以來,我們的先人就十分重視氣,認為氣是一切萬物的最初本源,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一個基本元素,並形成了道家「氣本體論」的哲學思想,甚至形成了一種氣文化。在中華武術的理論與實踐中,習武人堅持練氣與養氣並重,養氣用於強身,練氣用於技擊。氣成為中華民族思想發展史上的獨特產物。陰陽在氣的作用下,形成了相互對立,互相轉化的運動規律,也成為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法則。

氣雖然無形無象,但它卻有其物質性。我們練拳,內運外動,表現於外是勢,對他人有影響作用;顯現於內是氣,對自己有保護作用。拳藝的變化,無非是用勢和用氣的變化。所以只要我們培元氣、守中氣、保正氣,使身心平衡就是氣的最佳狀態,就會增大人體的能量。事實證明「養生之大在於愛氣;練拳得勁,在於行氣」。氣的修煉,也就是內功。一般來講,由於氣具有“不可測性”的特點,因而也就有一個「有」與「無」的關係問題。無不是什麼也沒有,無是潛在的有,有是顯現的無。有與無互為轉化、互為作用。陳靖先生在內功的修煉中,感覺感知了有和無的存在與表現形式。無與有合而為一、融為一體,相伴相隨。這種從無看到有的眼力,正是他文化學習的發現,也是他對傳統武術的繼承。

在人類長期觀察自然的變化中,也使我們認識到,世界萬物永遠處在動與靜的轉化之中,內功修煉也不例外。陳靖先生講「內功的修養分二種。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趨向各殊,歸途終同一也」。這裏我想再補充幾句。我認為,無論動中求靜也好,還是靜中求動也好。為什麼都特別強調靜呢?因為靜是內功修煉的法。動中求靜是由動進入靜的狀態,是追求靜;而靜中求動是在靜的狀態下去產生動,靜是前提,所以靜是核心、是關鍵。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定能生慧」。定是什麼?定就是入靜。古人云:「一切德行,非靜不深;一切覺智,非靜不發」。可以說靜是道家修為的要旨,也是我們習武人內功修養的原則。它不僅是我們修煉內功的奧秘,也是我們身心健康的大法,生活的智慧。因此,修煉拳道內功,依照「鬆、靜、自然」的法則,就是最好的練法。我們練拳應重視功法。「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先哲留給我們的寶貴箴言。中國的拳法藝術是肢體運動的藝術,更是講究動與靜的藝術。記住,「靜是開悟,躬行成材」,沒有堅持,一事無成。

三、也談道家與道教

在你的文章中提到道家與道教的說法。我理解你談的是「拳家」與「拳經」。雖然我對道家與道教沒有什麼研究,但以我浮淺的理解,道家與道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感覺你很清楚道家與道教的概念。但卻沒有表達出來。

我認為,道家同儒家一樣,都是古文化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而形成的學術流派。這一學派以《老子》一書為據,可遠溯黃帝,學者們將黃、老聯稱,尊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並形成黃老之學。漢代之後,又神化《莊子》,在道家文化的發展中《老》、《莊》之書則成為道家的經典之作。而道教則與道家不同。道教是一個信仰集團,是一種宗教形式。它以道家為母體,以「道」為最高信仰,把老子視為道的化身,並把老子的《道德經》宗教化。開始只是崇奉老子為理想的教主,後來逐漸有了組織,有了更多的宗教色彩,便以道名教,而成為道教。老莊之書自然而然也成為道教的經典之一。

道作為中國古典的哲學思想,揭示了宇宙的本源奧秘,道盡了天地玄機,人生智慧以及世間萬物的運轉規律。老子的這種大宇宙思想,千百年來,不僅影響著國人的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而且,流傳世界各地,也引起了洋人的濃厚興趣。我們習武人練拳悟道,也把道視為最高層次。特別是內家拳中,更是融入了道家的丹道功法,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科學的練功體系—拳道內功學。在這裏我還想特別提一下的是,筆者在日本講學時,感受到的一種文化現象。日本人很崇尚道,即使普通的東西,研究它的文化與藝術時,常常以道字冠名,以道名藝。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最為流行的傳統道名,如茶道、花道、書道、香道、歌道、陶藝道等等。特別在我們武術界,有以踢打為主的空手道,以摔為特色的柔道,以擒拿技巧制人的合氣道。器械方面有劍道、弓道等等,形成了一套以中國的道學思想為指導並富有技擊特點的本土拳學理論。有一次我觀看了日本的傳統武技,刀法的表演就很特別。他們雙手握刀,高舉過頭,動作快捷,左右跳躍,用力劈砍,奮不顧身。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刀術,而偏偏叫劍道,名實不符,還津津樂道。這些貫以道字的道文化,卻切都是始於我們中國的古傳統文化思想,拳道已成為他們健身、修身的綜合性藝術與日本本土文化的結晶。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如何發揚我們本土的特色文化?很值得我們深思。

山險景異趣,拳法妙無邊。讓我們共同徜徉心醉在天人合一的武學境界,「不懈地探索,誠實地繼承。」為中華武術的繁榮昌盛而共同努力!

以上看法也許不夠成熟,認識也僅一孔之見,不一定正確。嚴重之處,還望見諒,錯誤之處,懇請方家正之。

本文僅供參考

2009年11月3日布秉全寫于太谷尚賢居